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顺盈娱乐 > 关于顺盈 > 09年毛蒋后人“划时代”见面,孔东梅四字回应,其丈夫身家550亿

关于顺盈

09年毛蒋后人“划时代”见面,孔东梅四字回应,其丈夫身家550亿

发布日期:2024-10-14 07:19    点击次数:189

文|任先生

编辑|任先生

孔东梅因下巴上的痣被普遍认为是最像毛主席的外孙女,她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2009年,毛蒋后人“划时代”见面,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对此,孔东梅轻描淡写地回应了四个字,她说了什么呢?

低调做人,传扬红色思想

孔东梅是毛主席唯一的外孙女,李敏的亲女儿,她的名字“东梅”是毛主席亲自起的,寓意着希望她“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尽管孔东梅从未见过毛主席,但他的期望却深深影响着她。

孔东梅于1972年出生在上海,自小与外婆贺子珍一起生活,感情深厚。她的童年记忆中,位于上海湖南路262号的外婆家是最为刻骨铭心的地方。

六岁时,孔东梅被父母接回北京,发现北京的家与外婆家截然不同。外婆的家宽敞,还有一个供她玩耍的院子,而北京的家则显得狭小,像个筒子楼。

在北京生活后,孔东梅亲眼目睹了父母为了生计的辛劳。母亲不仅要上班,还要承担家务和做饭等琐事。这段童年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尽管是伟人的女儿,李敏的生活也与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

孔东梅始终铭记着母亲李敏对她的教导。李敏曾告诉她,做人要低调,不要搞特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优越感。这其实也是毛氏家风的一部分,强调凡事不要搞特殊,毛主席也一直身体力行地坚持这一原则。

后来,李敏因病重,孔东梅四处筹集医疗费,但仍感力不从心。在朋友的建议下,她考虑向中央求助,但她记得母亲的教导,认为绝不能麻烦国家和党。无奈之下,看到母亲的情况不断恶化,孔东梅还是偷偷向国家求助。

李敏得知后十分生气,警告孔东梅这是最后一次,今后绝不能再这样做。孔东梅连连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犯,并承诺会把这笔钱还给国家。

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她的性格和处事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求学、工作,甚至留学美国期间,孔东梅从未向同学、老师或同事透露过自己的身世。

1998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尽管她是开国领袖的后代,但在美国的求学生活却异常艰难,那时她才25岁。

刚到美国时,孔东梅不仅要克服语言和生活方式的障碍,还需精打细算过日子。为了省钱,她多次搬家寻找最便宜的旅店,就连国际长途电话也只每周打一次。她曾坦言:“当时除了大使李肇星,没人知道我是毛主席的后人。”两人有意保持距离,默契地隐瞒她的身份。

随着接受西方教育,孔东梅开始从不同的文化视角看待外公毛泽东。她发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有限,对毛主席的认知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和喜爱红色经典文化,并最终决定放弃在美国的生活,回到中国,致力于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回国后,孔东梅开始走访各地,收集资料并撰写书籍。她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专注于研究和宣传出版。

孔东梅的作品《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更像一本口述历史,她深入井冈山、延安、庐山等地,采访与外公外婆共同战斗的革命前辈,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历史故事增添更多亲历者的视角。

她不仅致力于打造真正的红色经典文学,还组织了名为《领袖家风》的大型展览,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孔东梅表示:

“外公给我的最大影响就是一种执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因为一些小的挫折而放弃。”

她认为,传播红色经典是作为毛家人的责任。

除了从事红色文化研究,孔东梅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如今,孔东梅已成为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多次在国内外发表演讲,并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毛蒋后人“划时代”见面

2009年11月16日上午,在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的带领下,孔东梅随团拜会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的吴伯雄,旨在就两岸文学和教育领域的交流交换意见。

抵达会场后,孔东梅发现除了吴伯雄外,台湾方面还有蒋介石的孙子、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蒋孝严。

两位身份特殊的人物相遇,立刻成为现场的焦点。孔东梅认为此次赴台只是为了交流学习,但蒋孝严的出现无疑引发了媒体的更多解读。交流结束后,媒体记者提议让孔东梅和蒋孝严握手合影,蒋孝严对此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询问吴伯雄是否合适。

蒋孝严是蒋介石的孙子,但并非婚生子,他是蒋经国与章亚若的私生子,身份并未得到蒋介石的承认,在家族中的地位其实不高。

蒋介石离开大陆后直奔台湾,与我党断绝了联系,期间两岸关系异常僵硬,这种状况延续到了后代,几乎没有共同出现在同一场合。直到得到吴伯雄的示意,蒋孝严才向孔东梅伸出手。

在孙中山的画像前,孔东梅与蒋孝严友好握手,这一幕让国人倍感激动。在交流会上,蒋孝严称赞孔东梅继承了外祖父的风范,独立宣扬红色文化,展现了不凡的坚持。而孔东梅则认为,蒋孝严的成就同样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而不是因为蒋介石的关系,这一点值得称赞。

事后,有记者询问孔东梅此次与蒋孝严相见并握手合影是偶然还是提前安排的,孔东梅轻描淡写地回应道:“巧合而已”,为这次见面画上了句号。

对孔东梅而言,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毛家后人,能做的就是替时代收集更多的革命真相。她相信,两岸之间的“海峡”终将逐渐“消融”。

孔东梅陈东升15年的苦恋

2012年,孔东梅与陈东升举行婚礼,一个是革命后代,一个是身家百亿的成功商人。然而,这段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背后,实际上有着长达十五年的苦恋。

1992年,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点燃了无数人的梦想。35岁的陈东升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辞去公职投身商海。辞职后,他根据多年的经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拍卖公司——嘉德拍卖。

1994年,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陈东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物流企业——宅急送,填补了国内物流行业的空白。两年后,他进一步扩展事业,创办了泰康人寿,这也是孔东梅与陈东升最初接触的地方。

孔东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泰康人寿。公司的成长不仅见证了她的蜕变,也成为她与陈东升感情发展的重要一环。

陈东升在商界拼搏,孔东梅也不甘示弱,出国留学深造并尝试独自创业。尽管两人的感情始终如一,并育有三个孩子,但由于各自忙于事业,婚事一直未提上日程。直到2012年,经历了十五年的磨练,已步入中年的两人才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陈东升非常重视家庭的保护,公共场合和媒体面前很少谈论家庭事务。2012年,《井冈山报》刊登了一则特别报道,李敏带着孔东梅来到井冈山,55岁的陈东升也一同参与了这次红色之旅。

缅怀革命先辈后,陈东升代表泰康人寿向革命老区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并自豪地称自己是“井冈山的女婿”。

到了2022年,65岁的陈东升财富已达550亿。作为成功的企业家,陈东升夫妇持续回馈社会,捐款建设博物馆、支持抗疫,始终在国家和人民需要帮助的时刻出现。

正如毛主席所说:“英雄儿女一代代传承,只为让这种精神激励更多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新中国。”在新的时代,我们需不断传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让革命先烈的精神长存。